一、科学研究的原则(了解)
•(一)客观性原则
•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和分析,不歪曲事实、不作任意的主观臆测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来源与服务于)
•(三)教育性原则
• 研究者在研究时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要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四)伦理性原则
• 研究时必须考虑被试的尊严、身心体验的健康性,避免对被试可能造成的伤害。
二、儿童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非重点)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取样
•1.确定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
•例如:幼儿身体动作发展
•2.研究对象的取样方法
•简单随机取样、分层取样法、系统取样法、整群取样法。
•(二)研究设计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1.横向设计: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研究,探寻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或规律。
•例如,儿童社会退缩行为
2.纵向设计:又称追踪式设计,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一个群体进行观察、测量、实验,以探寻儿童发展的动态规律
•例如:儿童口吃现象
3.交叉设计:将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结合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探查儿童发展变化的特点。如果研究对象中含有时间变量,且时间跨度大,特定对象不好追踪,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三)研究变量与工具的选择
•购买与开发
三、儿童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结构化观察和非结构化观察
•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
•(二)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信息的研究方法。访谈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
•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三)问卷法
• “问卷”就是指研究者把所要研究的内容,预先编制成问题,发放给研究对象回答的一种研究形式。
•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选择式、排列式、尺度式等
•(四)测验法
•测验法是通过测验量表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即采用一定的题目,遵照规定的方法方式,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测验法可以分为标准化测验和非标准化测验
•(五)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起因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类型
•(六)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就是根据教育实践所得到的事实,分析综合这些有关教育实践的材料,使它们上升到教育理论的程度,为后人所效法。
•(七)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河北教师资格证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中华考试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952056566,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课程专业名称 | 无忧通关班 | 密训通关班 | 考试题库 |
---|---|---|---|
¥798元 | ¥1198元 | ¥120元 | |
中学教师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
小学教师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
幼儿园教师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