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5.3幼儿心理环境>> 浏览文章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5.3幼儿心理环境

来源:河北教师资格证网    2017-11-12   【

  一、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心理环境一般指由人际关系、文化观念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氛围,这种氛围决定着人的“自我”能否被发掘,发展和完善。决定着人的先天潜能能否最大限度的实现,决定着人的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其他能力能否有效的形成。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幼儿的同伴关系是构成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身心能否得到健康发展。

  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有助于形成幼儿活泼、开朗、信任和自信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幼儿思维的活跃和智力的开发,有助于幼儿整个机体的化学物质和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进行正常的吸收、消化和代谢,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反之,不良的心理环境会使婴儿情绪不佳,整天生活在紧张和恐惧的气氛中,从而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和紊乱,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会使幼儿形成孤僻、抑郁、胆怯、不信任等性格特征,极大的扼杀了儿童的童真和天性,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对其今后的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产生深远影响。

  二、教师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往往根据教师对自己的言行来判断在幼儿园是否安全、是否可以信赖。只有当他们感到被关心、有保障时才有信心进行学习和探索。所以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使幼儿积极活动的基础,教师是幼儿心理环境的重要创设者。

  1.教师的言行对幼儿安全感的影响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幼儿不同的特点,以不同方式的爱去抚慰每个幼儿。如给较弱的孩子以拥抱和抚摸,给有缺陷的孩子以关心和照顾,使他们感到母亲般的温暖;给活泼开朗的孩子以鼓励和帮助,让他们体验父爱式的亲切;而对胆小的孩子,则装作不注意,给他们留下无拘无束的时间与空间,使他们感到快乐和自由。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和获得表扬的机会。每当有孩子的眼睛与老师相对视时,应对每个幼儿报以同样的热情和亲切,让每个幼儿都能从教师微笑的面容、和善的目光中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从而增强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有助于幼儿产生对生活的安全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河北教师资格证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中华考试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952056566,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教师资格考试宝典
课程专业名称 无忧通关班 密训通关班 考试题库
¥798元 ¥1198元 ¥120元
中学教师 立即报名 立即报名 立即报名
小学教师 立即报名 立即报名 立即报名
幼儿园教师 立即报名 立即报名 立即报名
相关推荐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
  • 考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