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教育大辞典》将先秦至今的小学教育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先秦至鸦片战争前期的古代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期的近现代小学教育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当代小学教育。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
1.先秦时期的小学教育
先秦时期主要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三个阶段。
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教育的等级性体现在统治者掌控着政权,社会地位决定了是否能接受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内容。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不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第三,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教育过程中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对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近现代小学教育的草创时期
2.清末“新政”的小学教育
3.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民国时期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该时期
近现代的小学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教育目的较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第二,教育内容世俗化,课程的设置更为科学;
第三,教育对象普及化,女孩逐渐有了受教育的权利;
第四,注重开展科学的教育实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同时注重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
第五,教育体系更为科学化,幼稚园纳入初等教育体系,幼小得到更好的衔接。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学科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
(2)教育对象更为普及,义务教育在许多地方得到全面实施;
(3)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制度逐渐规范化;
(4)教育实验涉及的方面更广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河北教师资格证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中华考试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952056566,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课程专业名称 | 无忧通关班 | 密训通关班 | 考试题库 |
---|---|---|---|
¥798元 | ¥1198元 | ¥120元 | |
中学教师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
小学教师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
幼儿园教师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 立即报名 |